国内干燥设备缺乏基础研究

  在我国,烘干机设备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20年来,烘干机设备行业快速发展,经过广大矿山机械人员的努力,大多数工业化机型我圆振动筛国都可以制造,基本扭转了烘干机设备靠进口的局面,也涌现出一大批烘干机设备制造企业。据估计,目前我国的烘干机设备厂家约有500多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就数量而言,我国算得上是世界烘干机设备生产第一大国。但我国多数烘干机设备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没有技术可言。一批投资少、技术含量低的"杂牌军"以大量低质、低价的设备挤占市场,不仅影响了我国烘干机设备的整体形象,更引起了国内烘干机设备价格的"内讧",从而使我国烘干机业的整体竞争能力难以得到发挥。
  研发不足制约发展
  我国的烘干机设备在自动化控制程度、外观质量、成套性和功能组合性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颇大,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和区域集中两方面。
  缺少理论研究是制约烘干机设备发展的一大瓶颈。被烘干机物料的物性多种多样,仅靠几种烘干机设备并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理论研究是开发新型烘干机机的基础,我国烘干机技术的发展,必需培养一批理论研究、烘干机技术开发工作者,以提高我国烘干机设备的技术含量。近年来,我国虽然有一些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不够。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与丹麦、加拿大、日本等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同时,各烘干机设备企业还欠缺一个合格的实验流程。到目前为止,不论是烘干机设备厂还是理论研究单位,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实验基地。烘干机是实验性很强的技术,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烘干机设备制造,实验手段都必不可少。通过实验,理论工作者可以总结出烘干机过鄂式破碎机厂家程中的许多规律,设备制造厂通过实验确定出各种工艺参数。但是,许多单位恰恰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有些设备厂甚至没有一套实验装置,在设备设计中有很大的盲目性。
  目前,实验手段薄弱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设备制造厂对实验过程认识不足,认为可有可无。二是实验装置机型较多,投资巨大,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建成完善的实验基地是我国烘干机技术研究的当务之急。三是缺少实验人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较弱。有的企业没有一个技术人员,设备生产过程中甚至没有图纸,仅凭机械加工人员的估算和经验来生产价值几十万、上百万元的设备,这种现象在烘干机设备行业并不鲜见。
  而制约行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虽然我国有众多的烘干机设备厂,但这些厂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域。大量低水平企业的集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便于仿制。几十家甚至近百家企业生产同一个机型,造成你能做我也能做,你不能做我也不能做。各家的说明书、宣传资料如出一辙圆锥破,内容惊人地相似,专利产品则凤毛麟角。这种局面的结果可想而知。
  自主创新是惟一解药
  "知止而后有定",要解决行业现存的这些问题,使整个行业从代价惨重的互相模仿与价格战的困境中脱身而出,就只有全心全意地从基础理论研究、自动化技术等领域出发,一丝不苟地修炼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
  基础理论研究是开发新技术的基础,只有烘干机技术的发展才能推动烘干机设备的进步。
我国应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烘干机基础研究基地。深入研究烘干机机理,为技术开发奠定理论基础,这样才会使我国的烘干机设备逐步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国产的烘干机设备自动化水平低、控制手段落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目前自动化水平,解决烘干机设备中的控制问题并不困难,但最缺乏的是自控技术与烘干机设备合理结合的问题。前面曾提到,物料不同对烘干机机的要求也不同。同样,物料不同对控制手段的要求也有较大区别。自动控制在烘干机机中的作用众所周知,但其一次性投资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时控制设备的投资甚至超过烘干铁精矿球团烘干机机机机械部分的投资。针对烘干机机、烘干机工艺要求合理确定控制方案,针对具体烘干机工程确定恰当的控制手段,也是目前应开展研究的课题。
  另外,我们也应该重视烘干机设备的放大研究。放大涉及到流体力学、机械学、热力学、传热学、物料学、除尘、防腐、机械、控制等学科。在放大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因此,烘干机设备的放大决不是简单地几何放大。在此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经验、对物料物性的掌握和对烘干机设备的认识。在放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应有理智、客观地预测,并能提出相应的方案。所谓研究放大效应,就是在掌握烘干机理论、烘干机技术的同时,注意积累实践经验,总结出设备的放大规律,为工程设计积累经验。石料生产线厂家

破碎机价格: http://www.zhisha.cn/show_cp.asp?id=20
冲击式破碎机: http://www.chuipo.com/cjspsj.htm